歼横空出世!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战力提升几何?
近年来,全球海军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各国纷纷加速航母战斗群现代化建设。美国F-35C舰载机已形成战斗力,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搭载F-35B频繁亮相印太,日本"出云"级完成航母化改造。面对日益激烈的海上竞争,中国海军亟需新一代舰载战斗机补齐短板。就在此时,歼-35横空出世,这款被外界称为"海五代"的隐形舰载机将如何重塑中国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体系?
隐身性能带来的战术革命
歼-35采用先进的隐身气动设计,其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较现役歼-15缩小了两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在同等探测条件下,敌方雷达发现歼-35的距离将缩短至1/5-1/7。配合新型隐身涂料和内置弹舱设计,歼-35可轻松穿透现代舰载防空系统的探测网络。实战中,这种"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将彻底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海空对抗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歼-35的机腹线条经过特殊优化,在保持隐身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舰载起降的稳定性。
多任务能力构建体系优势
不同于单一用途的传统舰载机,歼-35集空战、对海打击、电子战能力于一身。其配备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引导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在对海模式时,能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和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敌舰形成多维度威胁。更关键的是,歼-35具备强大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作为航母战斗群的"空中信息节点",与空警-600预警机、055驱逐舰构建杀伤链闭环。这种多任务适应性,使得中国航母的舰载机联队编制更加灵活高效。
动力系统突破带来的战力跃升
歼-35配备的涡扇-19发动机推力达到11吨级,推重比超过10,使其在满载武器状态下仍能保持优异机动性。相比美军F-35C的F135发动机,涡扇-19在燃油经济性上更具优势,这将显著延长歼-35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从公开影像资料分析,歼-35已实现弹射起飞条件下的全状态试飞,其起降性能完全适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当配备新一代舰载无人机组成"有人-无人"编队时,歼-35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持续作战效能还将获得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