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变化第一天:新政策下,结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近年来,我国婚姻登记政策迎来重大变革。随着2023年新版《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各地民政局迎来首批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这一政策调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准备领证的新人都在问:新政策下到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手续流程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每对新人的切身利益,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民生话题之一。
身份证明材料的重大调整
根据最新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时,内地居民只需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即可,不再需要户口簿。这一变化大大简化了材料准备流程,解决了以往因户口簿丢失或不在身边导致无法登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现役军人仍需提供军人证件和部队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则需提供相关有效身份证件。
婚姻状况声明的新要求
新政策取消了需要单位或居委会开具的"单身证明",改为由本人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并签字确认。声明书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婚姻状况等,需如实填写。这一改革有效解决了"证明难"问题,但同时也加大了个人诚信责任。若提供虚假信息,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照片规格的注意事项
结婚登记照要求为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尺寸为2寸(5.3cm×3.5cm),背景为红色或蓝色。照片需清晰可辨,不能使用艺术照、PS过度或戴帽子的照片。特别提醒新人,有些民政局已启用自助拍照设备,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具体要求,避免因照片不合格耽误登记。
特殊人群的补充材料
对于离异人士申请再婚,需提供离婚证或法院生效的离婚判决书;丧偶再婚者需提供原配偶死亡证明。涉外婚姻中,外方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件需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且需提供经认证的中文翻译件。这些特殊情况需要新人提前做好准备。
随着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的扩大,新人可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居住证发放地办理登记,这为异地工作生活的情侣提供了极大便利。建议新人在办理前通过民政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查询最新政策,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确保材料准备齐全,顺利领取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