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晒上门做饭高薪收入遭质疑 网友:这价格够请大厨了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懒人经济"持续升温,上门代厨服务悄然走红。一位90后女子在社交平台晒出月入过万的上门做饭收入清单,却引发网友热议:"68元/小时比餐厅主厨还贵""这价格够请专业厨师了"。争议背后,折射出当代都市人对"回家吃饭"的刚性需求与服务质量之间的认知鸿沟,更暴露出新兴家政服务行业的价格体系与服务标准亟待规范。
上门做饭为何成为都市新刚需
数据显示,我国独居成年人已超9200万,双职工家庭占比达43.2%。当加班成为常态、外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专业厨师上门服务精准击中了"想吃家常菜却没时间做"的痛点。不同于传统家政阿姨,新一代代厨人员往往持有营养师证或厨师证,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减脂餐、月子餐等个性化服务。北京某互联网公司职员李女士表示:"虽然价格不菲,但相比餐厅人均消费,请厨师到家用新鲜食材现做更健康划算。"
68元/小时定价背后的成本账
面对"天价做饭"的质疑,从业者算了一笔明细账:2小时起订的服务包含食材采购、烹饪、厨房清洁全流程,实际时薪需扣除20%平台抽成、15%交通成本。若按制作四菜一汤计算,人工成本约136元,加上50-80元食材费,总价与高端外卖相当。但争议焦点在于,部分非专业出身的代厨人员仅经过短期培训就收取专业厨师费用。成都某私厨平台负责人透露:"目前行业尚无统一资质认证,时薪从40元到150元差距悬殊。"
服务标准缺失引发的信任危机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代厨服务的投诉量半年增长300%,主要涉及临时加价、菜品货不对板等问题。上海市民王先生遭遇过厨师用预制菜充当场现做的情况:"说好现场片水煮鱼,结果带来的是料理包。"更严峻的是食品安全隐患,由于缺乏《食品经营许可证》监管,食材溯源、厨房卫生全凭厨师自觉。某家政服务平台因厨师操作不当引发客户食物中毒,最终被判赔12万元。
万亿级市场亟待行业规范
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上门做饭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目前已有企业尝试建立标准化体系:深圳"厨娘到家"要求厨师持健康证、厨师证"双证"上岗;杭州某平台引入保险机制,为每单服务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建议,应尽快出台代厨服务合同范本,明确菜品质量、服务时长等细则。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指出:"这个新兴职业需要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当"厨房外包"成为都市生活新选择,如何在服务品质与合理定价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如网友所言:"我们不是嫌贵,而是怕花了钱买不到对等的价值。"或许只有当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专业服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