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安检新规:这些物品禁止携带,乘客必看
近年来,地铁安检问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从北京地铁"液体安检争议"到广州地铁"充电宝自燃事件",公共交通安全始终牵动着千万乘客的心。随着南京地铁客流量屡创新高,日均客运量突破400万人次,如何平衡安检效率与出行安全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就在近日,南京地铁集团发布了最新版《禁止携带物品目录》,这份与市民日常出行息息相关的新规立即登上本地热搜榜。
液体类物品限制再升级
新规对液体类物品做出了更细致的规定,单瓶容量超过100ml的化妆品、饮料等液体物品禁止携带,总量不得超过1000ml。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允许携带的未开封矿泉水现在也需要接受开封检查。地铁安检处配备了新型液体检测仪,可在不打开容器的情况下快速识别危险液体。对于婴幼儿随行的乘客,允许携带适量奶粉和婴儿食品,但需配合安检人员现场查验。
充电宝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针对近年来多起充电宝自燃事故,新规明确标注容量超过20000mAh的充电宝禁止进站。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必须标识清晰,无任何破损变形情况。安检处新增了充电宝专用检测设备,可通过X光成像技术判断内部电芯状态。特别提醒乘客,在站台和车厢内使用充电宝时,如发现异常发热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工作人员。
工具器械类物品有新界定
装修工人常用的电钻、角磨机等电动工具被明确列入禁带清单,传统手工工具如锤子、扳手等长度超过20cm的也不予放行。但折叠式雨伞、小型美工刀等生活常用工具在符合尺寸要求下可以携带。地铁公安特别强调,任何具有尖锐端部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登山杖、高尔夫球杆等运动器材,都需要经过特殊安检通道查验。
食品携带也有新要求
以往被忽略的食品类物品在新规中有了详细规定。散发强烈气味的食物(如榴莲、臭豆腐)禁止携带,易碎易洒的汤类食品需使用密封容器盛装。生鲜食品必须包装完好,活体海鲜、禽类等一律不得进站。考虑到上班族早餐需求,包装完好的面包、饭团等干粮类食品不受限制,但建议乘客尽量避免在车厢内饮食。
特殊药品携带需备证明
需要定期服用处方药的患者,携带药量超过三日用量时需出示医院证明。胰岛素等需冷藏药品可放置在专用保温盒内通过安检,但需配合开箱检查。针对特殊人群的医疗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等可正常通行,但电动轮椅需确保电池符合安全标准。安检处设有绿色通道,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可优先接受检查。
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实施后将设置15天缓冲期,期间以宣传教育为主。各站点已更新安检提示标识,并通过官方APP推送个性化携带物品查询服务。建议乘客提前规划出行,避免因携带违禁品耽误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