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女子租房甲醛超标欲退租竟遭中介辱骂,租房市场乱象何时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租房已成为数亿人的刚需。然而,租房市场的乱象却频频登上热搜:黑中介、虚假房源、押金难退、甲醛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据相关数据显示,超六成租客曾遭遇过租房纠纷,其中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就在近日,一则"女子租房甲醛超标欲退租竟遭中介辱骂"的新闻再次引爆舆论,折射出当前租房市场的监管盲区与行业乱象。
甲醛超标成租房"隐形杀手"
涉事租客王女士通过中介租下一套精装公寓,入住后持续出现头晕、咳嗽等症状。经专业机构检测,室内甲醛含量超标3倍。类似案例不在少数,部分中介为缩短空置期,往往在装修后立即出租,完全无视装修污染对租客健康的危害。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对出租房空气质量缺乏强制性标准,租客维权面临举证难、鉴定贵的困境。
中介辱骂暴露行业服务乱象
当王女士提出退租要求时,中介不仅拒绝退还押金,还对其进行人格侮辱。这种恶劣态度在业内并非个例,部分中介机构将"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抛诸脑后,形成"签单前是上帝,签单后变路人"的畸形服务模式。业内人士透露,某些中介业务员为冲业绩,常采用虚假承诺、隐瞒瑕疵等手段促成交易,事后又对租客诉求百般推诿。
合同陷阱让租客维权无门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租房合同对房屋质量问题约定模糊,甚至暗藏"霸王条款"。有合同明确规定"租客自行承担房屋质量风险",还有的要求"空气质量检测须由房东指定机构"。法律专家指出,这些条款明显减轻出租方责任,但很多租客在签约时并未细看,等发现问题时已陷入被动。更甚者,某些中介会以"行业统一合同"为由拒绝修改条款。
监管缺失助长市场乱象
当前租房市场监管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缺乏针对出租房空气质量的强制性标准;另一方面对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某地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坦言,接到租房投诉后通常只能调解,对拒不整改的中介缺乏有效制约手段。这种"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现状,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不良中介的违规行为。
租客如何守住健康底线
专业人士建议,租客在看房时应留意装修痕迹,要求查看装修完成时间;签约前可自备简易检测仪初步筛查;务必在合同中明确空气质量条款,约定超标情况的处理方案。若已入住发现问题,应保留就医记录、检测报告等证据,通过12345热线、住建部门等多渠道维权。值得关注的是,已有城市开始试点出租房空气质量备案制度,这或许将成为规范市场的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