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特种兵淡出江湖,利率下调下这些理财产品火了
最近,"存款特种兵"这个网络热词正在悄然淡出大众视野。曾经,为了追逐高利率,不少储户不惜跨省甚至跨国存款,成为金融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随着央行连续降息,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这些"存款特种兵"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财富增值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哪些理财产品正在悄然走红?让我们一探究竟。
银行理财"固收+"产品重获青睐
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固收+"策略产品正成为银行理财的新宠。这类产品以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打底,同时配置不超过20%的权益类资产,既能控制风险,又能争取更高收益。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固收+"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超过30%,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5%-4.5%之间,远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
国债逆回购成稳健投资新选择
国债逆回购这个曾经的专业术语,如今正在走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特别是在月末、季末等资金面紧张时期,1天期国债逆回购年化收益率经常突破5%。操作门槛低(1000元起)、安全性高(以国债为抵押)、流动性强(资金T+1可用)等特点,使其成为替代活期存款的理想选择。各大券商APP数据显示,参与国债逆回购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黄金积存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避险情绪升温,银行推出的黄金积存业务呈现井喷态势。这种"零存整取"式的黄金投资方式,允许投资者每月固定金额买入黄金份额,既分散了投资风险,又规避了择时难题。据统计,2023年四大行黄金积存业务开户数同比增长近5倍,特别是年轻投资者占比超过60%,显示出新一代投资者对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的重新认识。
保险产品"保底+浮动"模式走俏
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兼具保障和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正在异军突起。特别是带有保底利率(通常2%-2.5%)的分红型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其"保底+浮动"的收益结构很好地满足了投资者"求稳又求进"的心理。多家保险公司透露,2023年下半年以来,这类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幅普遍在40%以上,成为银行代销渠道的主推产品。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创新高
作为货币基金的"升级版",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凭借更高的收益潜力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这类基金主要投资AAA级同业存单,风险等级与货币基金相当,但7日年化收益率通常高出0.5%-1%。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突破8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3倍,显示出低风险投资者对收益增强型产品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