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为夺回孙子被人贩踩出眼珠,律师:人贩或将面临重刑
近年来,拐卖儿童的犯罪案件屡屡刺痛公众神经。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共立案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近2000起,平均每天就有5个家庭陷入骨肉分离的噩梦。更令人痛心的是,在追回孩子的过程中,受害者家属往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近日一起"爷爷为夺回孙子被人贩踩出眼珠"的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这不仅暴露出人贩子的猖獗残忍,更折射出当前打拐工作的严峻形势。
七旬老人血泪抗争:用一只眼睛换回孙子
案件发生在湖南某县城,72岁的张爷爷发现3岁孙子被人贩子抱走后,立即追赶并死死抱住人贩子大腿。丧心病狂的犯罪分子为摆脱老人,竟用脚狠踹老人面部十余次,导致老人右眼球破裂最终摘除。但正是老人的顽强抵抗为警方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成功解救被拐儿童。这起案件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被老人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对人贩子的暴行表示强烈愤慨。
律师解析:人贩子或将面临十年以上重刑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专家指出,根据《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儿童罪基准刑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本案中存在"使用暴力致人重伤"的加重情节,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判处死刑。同时,人贩子的暴力行为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数罪并罚的法律后果。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受害人家属的见义勇为行为与人贩子的暴力犯罪形成鲜明对比。
人贩犯罪新动向:从诱骗转向暴力抢夺
警方数据显示,近年来人贩子的作案手法出现明显变化。传统以"帮忙照看""给零食玩具"等诱骗手段占比从70%降至45%,而直接暴力抢夺的比例从2018年的12%飙升至2022年的38%。犯罪学家分析,这与社会防范意识提高有关,但也反映出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和儿童更易成为暴力拐卖的目标,本案就是典型例证。
打拐技术升级:DNA比对成破案利器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类案件中,科技手段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部建立的"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帮助6300多名被拐儿童找回亲生父母。在张爷爷的案件中,虽然人贩子最终被现场抓获,但警方仍按规定采集了孩子的DNA样本入库比对。数据显示,通过DNA技术破获的拐卖案件占比已从2010年的23%提升至2022年的68%,成为打拐工作的核心技术支撑。
社会共治:全民反拐意识亟待提升
专家呼吁,打击拐卖犯罪需要形成社会合力。一方面要完善公共场所监控系统,目前全国商场、车站等重点场所摄像头覆盖率已达92%;另一方面要加强防拐宣传教育,调查显示仍有43%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防拐教育。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本案中周边群众及时报警为案件侦破争取了时间,这说明"全民反拐"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