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驰竹节包展览加场!限时延长至月底,错过再等一年

3309png

在奢侈品消费持续升温的当下,"一包难求"已成为时尚圈最真实的写照。据贝恩咨询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其中手袋品类增速高达25%。排队抢购、限时预售、VIP专属通道...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代消费者对稀缺性单品的狂热追求。而作为古驰最具标志性的设计之一,竹节包自1947年诞生以来,始终占据着品牌收藏榜的TOP3位置。

百年工艺邂逅当代美学

此次延期的竹节包特展首次完整呈现76年来的37款典藏作品,从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使用的初代竹节手提包,到2023秋冬秀场发布的荧光竹节腰包。展区特别设置工艺展示台,观众可近距离观察工匠如何用高温火枪将日本竹材弯曲成完美弧度,每只包柄需经历16道工序、耗时6小时才能完成。这种源自二战时期皮革短缺的应急设计,如今已成为奢侈品史上最成功的转型案例。

明星同款引爆社交话题

展览特设的"名人走廊"展区引发打卡热潮,李宇春在戛纳电影节提过的竹节水桶包、肖战杂志大片中的迷你竹节相机包等明星同款悉数亮相。小红书相关笔记一周内暴涨3.2万篇,#古驰竹节包穿搭#话题阅读量突破8亿。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推出的可替换竹节柄设计,让单包实现通勤、晚宴等不同场景转换,这项创新直接带动系列销量同比增长47%。

数字藏品解锁新玩法

为迎合Z世代收藏习惯,古驰首次推出竹节包NFT数字护照。观众扫描展品二维码即可获得3D版数字藏品,集齐5款可兑换线下工坊体验资格。这种虚实结合的模式效果显著,展览小程序日均访问量达12万人次。品牌负责人透露,1947年限量款竹节包的AR试戴功能,促成线上预订转化率提升28%,数字化正在重塑奢侈品的体验边界。

环保理念引发深度共鸣

在可持续发展展区,由回收渔网制成的ECONYL®再生尼龙竹节包引发热议。展板数据显示,新版材料使每只包减少78%的碳足迹,这与当代消费者日益强烈的环保意识高度契合。现场设置的竹材种植互动装置,允许观众扫码认领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竹子,这种公益联动成功吸引35%的观展者参与。

限时优惠暗藏收藏玄机

展览延期的最后两周,品牌放出重磅福利:现场预订2024早春系列可获赠竹节造型皮具护理套装。资深藏家指出,竹节包每年涨幅稳定在15-20%,特别是2010年前的中古款,在拍卖行屡创新高。此次展出的2005年限量樱花纹竹节包,目前二手市场价格已是发售价的3.7倍,这种保值属性让精明买家纷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