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放鞭炮致车辆被烧毁 这些防火知识要牢记

7871png

每逢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然而近年来,因扫墓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山林大火,更导致多起车辆被烧毁的悲剧。2023年清明期间,某地公墓就因祭扫者燃放鞭炮引发火灾,导致停车场内十余辆汽车被烧成空壳,损失惨重。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扫墓防火安全不容忽视。

鞭炮火星引燃枯草 火势蔓延难以控制

清明时节天干物燥,墓地周边往往杂草丛生。鞭炮燃放时迸射的火星极易引燃干燥的枯草落叶。由于墓地多位于郊区,消防设施相对薄弱,一旦起火很难及时扑救。更危险的是,墓地地形复杂,火势会顺着风向快速蔓延至停车场等区域。去年某地就发生过因一个鞭炮火星引燃草丛,最终导致停车场七辆车被烧毁的事故。消防部门提醒,鞭炮燃烧时中心温度可达800℃,完全具备引燃周边可燃物的条件。

车辆停放位置不当 加大火灾风险系数

许多扫墓者为图方便,常将车辆停放在墓地附近的草丛旁或树下。这种停放方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方面车辆离火源过近,另一方面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堆积在车底。实验表明,当环境温度达到200-300℃时,汽车轮胎就会自燃。而扫墓焚烧纸钱产生的火焰温度往往超过这个数值。消防专家建议,停车时应选择硬化路面,与祭扫区域保持10米以上安全距离,并随时观察周边火源情况。

传统祭扫方式革新 电子鞭炮更安全

为兼顾传统习俗与安全需求,多地开始推广环保祭扫方式。电子鞭炮通过声光模拟真实鞭炮效果,完全杜绝了火灾隐患。一些公墓还设置了集中焚烧点,配备专业消防设施。数据显示,采用电子鞭炮的公墓区域,火灾发生率下降90%以上。民政部门呼吁,祭奠先人重在心意,可采用鲜花、网络祭扫等更安全环保的方式。对于坚持传统方式的群众,务必选择指定区域,并确保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随着清明祭扫高峰临近,各地消防部门已加强墓地巡逻检查。专家特别提醒,扫墓时要留意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建议随车携带灭火器。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切勿盲目扑救。只有每个人都提高防火意识,才能让清明祭扫既传承文化,又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