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将美股崩盘甩锅DeepSeek 引发市场热议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纳斯达克指数单周暴跌7.2%,创下疫情以来最大跌幅。正当投资者疯狂寻找"元凶"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CNBC专访中将矛头直指AI公司DeepSeek,称其发布的"金融市场预测模型存在重大缺陷"。这番言论立即在华尔街掀起轩然大波,更让这家成立仅两年的中国AI初创企业意外站上风口浪尖。这场横跨政界、金融界和科技界的"甩锅大战",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新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的复杂性。
AI金融模型为何成为华尔街新靶子
DeepSeek上月推出的"量子金融预测系统3.0"曾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该系统通过分析全球1.2万个经济指标,号称能提前72小时预测市场异动。但就在该系统被摩根大通等机构试用后的第三周,美股突然出现流动性危机。多位对冲基金经理透露,部分算法交易程序确实接入了DeepSeek的预警信号,这导致程序化抛售形成连锁反应。不过麻省理工金融工程实验室主任指出,将市场崩盘归咎于单一AI系统过于简单,这更像是政客转移视线的惯用手法。
技术黑箱遭遇金融监管的认知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模型采用的"神经符号推理"技术存在明显黑箱特性,其决策逻辑连开发者都难以完全解释。美国SEC主席近日承认,现有监管框架对AI驱动型交易缺乏有效约束。这种技术代差导致监管者倾向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归因,就像2008年危机后CDO产品成为众矢之的。彭博智库数据显示,目前约37%的美股交易直接或间接依赖AI信号,但相关技术标准仍停留在人工规则时代。
地缘政治阴影下的科技话语权争夺
事件发酵过程中,美国参议院科技委员会突然要求审查DeepSeek的"数据来源安全性"。这家由中国顶尖量子实验室孵化的企业,其大股东包括中科院创投等国资背景机构。分析人士认为,在ChatGPT等美国AI产品全球扩张受阻的背景下,此次风波实质是科技霸权争夺的延伸。路透社曝光的内部邮件显示,某些华尔街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游说政府"警惕中国AI的金融渗透"。
市场自我纠错机制面临AI时代考验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异常交易数据显示,在崩盘当日有超过200亿美元的交易量源自"机器对机器"的链式反应。传统做市商制度在AI高频交互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暴露出市场基础设施的深层隐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专栏中警告:当算法开始互相学习彼此的恐慌时,人类监管者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市场失灵"。目前DeepSeek已紧急下线金融预测模块,但关于智能时代系统性风险的讨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