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抛售潮倒逼改革,特朗普妥协已成定局?

7889png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美债收益率屡创新高引发连锁反应。各国央行纷纷减持美债储备,中国连续6个月抛售美债规模超千亿美元,这场席卷全球的"美债抛售潮"正在深刻重塑国际金融格局。面对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美国两党罕见地开始讨论债务上限改革,而即将重返白宫的特朗普会否在压力下作出重大妥协?这场金融风暴背后,折射出怎样的全球经济权力转移?

美债市场遭遇历史性抛售冲击

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已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日本作为最大海外持有国,9月减持285亿美元;中国持仓则跌破8000亿美元大关。这场抛售潮直接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心理关口,创2007年以来新高。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激进加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元信用受损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这轮史诗级抛售。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趋势可能引发"抛售-收益率上升-再抛售"的恶性循环。

债务上限危机倒逼两党改革共识

随着美债市场动荡加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预警显示,联邦政府可能在2024年夏季再度面临债务违约风险。与众议院共和党人关系密切的智库近期发布报告,首次提出将债务上限与GDP增长率挂钩的创新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党议员也开始讨论设立"自动调整机制"的可能性。这种罕见的跨党派动向表明,持续多年的债务上限政治僵局或迎来转机,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大选后无论谁当选,债务改革都势在必行。

特朗普团队释放改革信号引关注

曾在任期内三次暂停债务上限的特朗普,近期其竞选团队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公开表示"需要重新思考债务管理方式"。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核心圈正在讨论包括发行超长期债券、引入债务/GDP比例限制等激进方案。虽然特朗普本人仍坚持"强势美元"立场,但其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聪明地重组债务"的表态,被解读为可能转向更务实的财政政策。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面对31万亿美元债务大山,下届美国政府无论党派都必须作出实质性调整。

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金融秩序重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已降至58%,创1995年以来新低。金砖国家扩员后,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建立替代性支付体系。沙特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印度与阿联酋推进本币结算,这些动向都在动摇美元霸权根基。摩根大通警告称,若美债抛售持续,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进而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这场始于美债市场的风暴,正在演变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最深刻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