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求补货:消费者疯狂抢购的背后原因

10181png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抢占市场。然而,消费者却常常面临"想喝却买不到"的尴尬局面。近日,古茗奶茶因部分热门产品频繁断货,引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起"求补货"活动,甚至出现门店排队抢购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消费心理和市场逻辑?

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效应

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古茗的爆款产品被大量用户自发分享,形成病毒式传播。一款被多位网红推荐的"超A芝士葡萄",短时间内获得数十万点赞,直接导致全国多地门店原料告罄。这种UGC内容带来的口碑效应,远超传统广告的传播力度,让单品销量呈现几何级增长。

饥饿营销引发的消费焦虑

限量发售、区域限定等营销策略,无形中加剧了消费者的FOMO心理(错失恐惧症)。当看到朋友圈有人晒出限量版饮品时,未购买者会产生强烈的跟风冲动。古茗部分门店实行"当日售完即止"政策,这种稀缺性暗示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抢购行为。

Z世代追求社交货币的消费心理

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而言,购买网红奶茶已超越单纯的口腹之欲,成为社交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握一杯难买的古茗新品,可以拍出获赞无数的打卡照,这种社交价值让产品热度持续攀升。品牌方通过打造"难买"的印象,反而强化了产品的社交属性。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突如其来的抢购潮暴露出新茶饮行业供应链的脆弱性。新鲜水果、特色小料等原料受季节和产能限制,难以应对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古茗采用"直营+加盟"的混合模式,不同区域补货速度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城市消费者抱怨"同款不同命"。

消费升级下的品质追求

与早期奶茶不同,现在的消费者更看重真材实料和健康概念。古茗坚持使用新鲜水果、优质茶叶的做法,虽然提高了成本和管理难度,但赢得了品质敏感型消费者的青睐。当其他品牌使用果酱替代新鲜水果时,古茗的"实材"策略反而成为其断货的另类原因。

从社交媒体传播到供应链管理,从消费心理到营销策略,古茗的"补货危机"折射出新茶饮行业发展的多个侧面。这场由消费者自发掀起的抢购风潮,既是对品牌产品力的肯定,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运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