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陈泽:青岛营商环境如何助力企业发展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许多企业家面临审批流程繁琐、政策落地难、融资渠道不畅等痛点,而青岛却以独特的"营商密码"频频登上热搜。作为北方经济重镇,青岛究竟如何打造让企业"来了就不想走"的发展沃土?我们独家专访了知名企业家陈泽,揭秘青岛营商环境背后的创新实践。
政务服务改革跑出"青岛速度"
陈泽在访谈中特别提到,青岛推出的"一网通办"平台让他印象深刻。通过整合47个部门的1200多项服务事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以前需要跑七八个部门的事情,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完成。"这种"不见面审批"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
产业链政策打造"热带雨林"生态
青岛独创的"链长制"引发陈泽强烈共鸣。由政府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配套出台"一链一策"精准扶持方案,已培育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国家级产业集群。"就像给企业建造了一个产业'热带雨林',上下游配套企业自然聚集,降低了我们30%的采购成本。"陈泽这样形容青岛的产业生态。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企业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微企业的痛点。青岛创新推出的"金企通"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银企智能匹配。陈泽透露,他的企业通过该平台获得300万元信用贷款,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更难得的是还有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等组合政策,真正解了我们的资金之渴。"
法治环境构筑企业"防护盾"
在谈到法治保障时,陈泽举了个典型案例:青岛中院设立的破产法庭,采用"预重整"机制挽救危困企业,某知名家电企业因此重获新生。"这里有全国首个'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还有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让我们敢于创新、放心经营。"这种"有温度的执法"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人才政策激活创新"源动力"
最后陈泽重点提到青岛的"人才金政"。从顶尖人才500万元安家补贴,到大学生每月800元住房补贴,再到"先落户后就业"的零门槛政策,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支持体系。"我们研发团队中30%的骨干都是通过青岛的人才政策引进的。"这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通过陈泽的亲身经历,我们看到青岛正在用"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铸就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企业感受得到,发展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