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新剧《理想之城》收视第一,但口碑却两极分化?
近年来,职场剧逐渐成为国产剧的热门题材,从《欢乐颂》到《安家》,每一部作品都试图展现现代职场人的生存状态。然而,观众对这类剧集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它们真实反映了职场生态,有的则批评其过于理想化或脱离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孙俪主演的新剧《理想之城》开播即登顶收视榜首,但口碑却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引发了广泛讨论。
职场真实感与戏剧冲突的平衡难题
《理想之城》以建筑行业为背景,讲述了造价师苏筱(孙俪饰)的职场成长故事。该剧在专业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造价师的工作流程、行业术语等,试图打造真实的职场氛围。然而,部分观众认为剧中某些情节过于戏剧化,比如主角频繁遭遇职场陷害却总能化险为夷,这种"开挂"式的设定削弱了剧集的真实感。支持者则认为,适当的戏剧冲突是影视作品的必要元素,完全照搬现实反而会失去观赏性。
孙俪演技再获认可但角色设定引争议
作为收视保障,孙俪在剧中的表现一如既往地稳定,将苏筱这个角色的坚韧与智慧诠释得淋漓尽致。然而,关于角色设定本身却存在不同声音。有观众认为苏筱过于完美,几乎没有任何缺点,这种"圣母型"主角缺乏真实人物的复杂性;另一派观众则欣赏这种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认为在当下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榜样。这种争议也反映了观众对女性角色塑造的不同期待。
职场剧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社会思考
《理想之城》试图通过建筑行业折射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如职场潜规则、行业腐败等。这部分内容获得了不少好评,被认为提升了剧集的深度。但批评者指出,剧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更深入的探讨和批判。支持者则反驳说,作为一部商业剧集,能够在娱乐性之外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已属难得。这种分歧实际上反映了观众对职场剧社会功能的不同理解。
《理想之城》引发的讨论远不止于剧集本身,它折射出当下观众对职场剧的复杂期待——既要求专业真实,又希望具有戏剧张力;既渴望看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又期待角色有血有肉;既想获得娱乐放松,又希望作品能带来社会思考。这种多元化的诉求,或许正是国产职场剧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