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男子潜水溺亡细节曝光:脚绑哑铃导致无法上浮

3582png

近年来,户外运动热潮席卷全国,潜水作为一项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爱好者。然而,随着参与人数激增,安全事故频发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据中国潜水协会统计,2022年因装备操作不当导致的潜水事故同比上升37%,其中"配重系统失控"已成为仅次于气源故障的第二大杀手。就在上周,江苏南通一起潜水溺亡事件引发全网热议,遇难者脚绑5公斤哑铃的细节更将"自杀式潜水"话题推上热搜。

非常规配重方式暗藏致命风险

遇难者使用的哑铃绑腿法在专业潜水圈被称为"死亡配重"。正常潜水配重应系于腰部专用腰带,通过快卸扣实现一秒解脱。而现场打捞视频显示,该男子将两个总重10斤的哑铃用尼龙绳紧紧绑在小腿处,当他在12米深度出现险情时,剧烈挣扎导致绳结越缠越紧。潜水教练王建军分析:"水下每下降10米增加1个大气压,此时负浮力就像被无形大手拽向深渊,专业配重腰带脱落仅需3秒,而这种自制绑法则需要至少40秒解绳。"

网络潜水教程存在严重误导

事故调查中发现,遇难者手机存有多条"低成本潜水装备DIY"短视频。某平台主播演示的"用健身哑铃替代专业配重"教程点赞量超5万,评论区却有潜水教练指出其使用登山绳固定存在窒息风险。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岩表示:"部分网红为流量刻意简化安全流程,把绑哑铃潜水包装成'硬核玩法',实际已违反《休闲潜水安全管理办法》第14条。"目前相关平台已下架327条违规内容。

紧急上浮技术缺失酿成悲剧

尸检报告显示,遇难者肺部出现典型气压伤特征,证明其曾尝试快速上浮。国际潜水学校SSI课程总监张海洋解释:"正规培训需掌握CESA(有控制紧急游泳上升)技术,通过持续发声避免肺泡破裂。但监控画面显示,该男子在最后3分钟呈直立下沉状态,说明完全缺乏应急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其购买的在线潜水证书显示"8小时速成",而国际标准OW课程最少需要24学时。

潜水装备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涉事哑铃购买记录指向某电商平台"潜水配重"商品页,商家用"高密度铅块平替"作为宣传语,月销达400余件。江苏省体育用品质检中心检测发现,这类产品既无浮力计算说明,也无安全警示标识。法律专家指出,《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将配重系统列为B类管控器材,但实际执法中常被归为普通健身器材,导致监管真空。目前多地已开展潜水装备专项检查,下架不合规产品1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