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生效!美国重拳打击柬埔寨太阳能产品出口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光伏产业链震荡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太阳能产业本应迎来黄金发展期,但美国突然对柬埔寨光伏产品加征3521%的关税,犹如一记重拳砸向供应链。这场贸易风暴背后,折射出新能源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光伏企业通过柬埔寨转口规避关税的"曲线救国"策略遭遇重创,全球清洁能源布局正在被地缘政治重新洗牌。
柬埔寨成中美贸易战新战场
美国商务部调查发现,中国光伏组件巨头通过柬埔寨设立组装厂规避反倾销税。数据显示,柬埔寨对美太阳能出口从2018年几乎为零暴增至2022年的23亿美元。这次天价关税直指中国企业的"第三地转口"模式,反映出美国在新能源领域遏制中国制造的决心。柬埔寨作为RCEP成员国本应享受贸易便利,却意外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面临重构
隆基、天合光能等中企在柬埔寨的工厂面临停产危机,东南亚生产基地战略遭遇重大挑战。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企业已启动应急预案,考虑将产能转移至中东或拉美地区。这场关税战可能改变全球光伏产业地图,马来西亚、越南等同样存在转口风险的地区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美国本土太阳能项目陷入停滞
讽刺的是,这场贸易保护措施正在反噬美国自身能源转型。全美太阳能项目延期率已升至30%,多个州的可再生能源目标恐难实现。太阳能产业协会警告,关税将导致美国光伏组件价格上涨40%,直接影响拜登政府2035年清洁电力计划。开发商开始转向韩国、印度供应商,但短期内难以填补供应缺口。
全球能源转型遭遇贸易壁垒挑战
此次关税事件暴露出绿色贸易的深层矛盾:当气候问题需要全球协作时,各国却筑起贸易高墙。欧盟近期也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显示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摩擦正在升级。专家指出,如果清洁技术被过度政治化,最终将延缓全球减排进程,让本应共赢的绿色革命变成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