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卸任格力电器总裁,网友热议:格力还能保持高增长吗?

4767png

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美的、海尔等巨头持续发力,新兴品牌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格力电器突然传出重磅消息——铁娘子董明珠正式卸任总裁职务,仅保留董事长职位。这一变动瞬间引爆全网讨论,无数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在追问:失去灵魂人物的格力,还能延续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神话吗?

董明珠时代留下的千亿帝国

从1990年加入格力做基层业务员,到2012年接任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用22年时间将格力从年产值不足2000万的小厂,打造成市值超2000亿的空调霸主。她主导建立的"格力模式"包含严苛的质量管控、自建渠道体系和拒绝价格战三大法宝,曾让格力空调市占率连续16年全球第一。但近年来,格力多元化屡屡受挫,手机、新能源车、芯片等业务均未达预期,2023年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仍高达70%。

接班人周乐伟面临的三大挑战

接任总裁的周乐伟是格力"老将",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容小觑。首先是空调行业天花板显现,2023年国内家用空调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其次是渠道改革阵痛,取消省级经销商模式引发渠道动荡;最重要的是技术转型压力,在美的COLMO、海尔卡萨帝等高端品牌冲击下,格力在智能家居领域已显落后。财报显示,格力研发投入占比长期维持在3%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网友最关心的五个核心问题

在某财经论坛发起的万人调查中,38%参与者最担忧"管理层能否延续董明珠的决策魄力";25%关注"经销商体系改革会否引发渠道崩盘";19%质疑"格力在储能、光伏等新赛道布局太慢";另有12%认为"国企背景可能限制市场化改革"。值得注意的是,超6成受访者认为格力需要3-5年转型阵痛期,这个过程中股价可能持续承压。

行业专家给出的转型建议

家电产业研究院院长彭煜指出,格力必须解决"三个失衡":空调与非空调业务7:3的营收失衡、国内与海外市场8:2的占比失衡、硬件与软件9:1的研发失衡。他建议格力应该把握住热泵空调、工商业储能两大增量市场,同时通过并购补齐智能家居短板。而来自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则强调,格力需要尽快证明其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B端业务的成长性,以改变资本市场对其"传统家电商"的刻板印象。

这场人事变动恰逢中国家电行业智能化、全球化转型的关键期。正如某私募基金经理所言:"没有董明珠的格力就像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短期阵痛难免,但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在技术革命中抓住第二增长曲线。"随着周乐伟团队首次亮相财报说明会的日期临近,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家电巨头的新篇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