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取消大小周是真的吗?官方回应来了

2996png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996"工作制引发广泛争议,字节跳动、快手等大厂相继取消大小周后,员工幸福感与工作效率的平衡问题持续发酵。作为国内头部内容社区,小红书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3000万年轻用户的心。当脉脉上突然流传出"小红书取消大小周"的爆料帖时,瞬间点燃职场人的讨论热情——这究竟是打工人的又一次胜利,还是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风向标?

脉脉爆料引发全网猜测

6月15日凌晨,脉脉匿名区出现多条自称小红书员工的发言,称"公司内部会议已明确取消大小周""最早7月执行",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200万。值得注意的是,爆料中特别提到"测试和审核部门除外",这种差异化安排与字节跳动去年取消大小周时的策略高度相似,增加了消息的可信度。知乎平台上随即出现技术分析帖,通过比对小红书近半年招聘信息中"接受大小周"字样的消失,侧面佐证了这一变化。

官方回应确认试点改革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小红书CHO(首席人力资源官)在6月17日内部信中首次官方回应:"将在部分业务线试点灵活工作制,核心目标是为员工创造更可持续的工作节奏。"这份被员工晒到社交平台的邮件显示,首批试点部门包含内容运营和电商团队,但需保持7×24小时在线的社区安全部门仍维持原制度。这种"分类施策"的做法,暴露出内容平台在用户体验和员工权益间的艰难平衡。

95后员工反应两极分化

在某职场社交App发起的投票中,26岁以下小红书员工对取消大小周的支持率仅68%,远低于其他大厂同期数据。深入采访发现,反对声音主要来自两类群体:刚毕业的沪漂族认为"双周多出的一天工资能覆盖1/3房租",而直播运营岗员工则担心"突然减少工作日会影响618项目进度"。这种复杂心态折射出年轻互联网从业者在物质压力与精神健康之间的真实困境。

行业观察人士解读深层逻辑

多位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小红书的改革与其UGC内容生态特性密切相关。相比电商平台的标准化作业,内容创作者需要更多弹性时间获取灵感。第三方数据显示,小红书员工平均年龄28.5岁,这个正值婚育高峰的群体对work-life balance有着更强烈诉求。分析师认为,此举可能带动B站、得物等Z世代聚集的平台跟进,形成区别于传统大厂的用人新范式。

取消大小周背后的数据暗战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消息曝光的同一周,小红书日活用户突破6500万大关。内部流出的OKR文件显示,2023年重点考核指标已从"用户增长量"变为"用户停留时长"。这种战略转型意味着平台更需要员工保持创作敏感度,而非简单堆叠工作时间。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团队试点四天工作制后,单条爆文产出效率反而提升40%,这或许揭示了内容行业效率革命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