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老师猝死家属发声:一个家庭的破碎与行业的警示

6973png

在线教育繁荣背后的隐形代价

当猿辅导老师猝死的消息冲上热搜,在线教育行业光鲜亮丽的数据报表背后,终于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裂缝。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突破4.8亿,市场规模达5800亿元,这个被资本追逐的黄金赛道,正以平均每周诞生1.2个新品牌的速度疯狂扩张。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在24小时在线的课程系统里,有多少教师正经历着凌晨2点批改作业、连续45天无休的"隐形过劳"。

家属公开的死亡通知书刺痛公众神经

猝死教师的妻子在微博晒出的诊断书上,"心源性猝死"四个字旁边,还标注着"长期过度劳累"的医生备注。这份盖着三甲医院公章的文件显示,去世前三个月该教师平均每周课时量达到82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11.7小时。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企业微信记录显示,在猝死前晚23:17分仍在回复家长咨询,而次日上午还有两节连排直播课等着他。

KPI高压下的"教育流水线"困境

多位在线教育从业者透露,行业普遍实行"续报率一票否决制",教师薪资的60%以上与续课率挂钩。某机构教师群流出的考核表显示,要求每位老师每月完成200个家长回访、转化率不得低于35%。这种将教育服务异化为销售指标的运营模式,直接导致教师陷入"白天上课、晚上卖课"的恶性循环。有离职教师形容:"我们就像教育界的富士康工人,只不过流水线上流动的是知识胶囊。"

被算法绑架的教学节奏

在线教育平台引以为豪的智能排课系统,正在成为压垮教师的"数字枷锁"。某头部平台技术文档显示,其动态排课算法会依据学生完课率、互动频次等12项数据实时调整教师课表。有教师反映,系统常在深夜推送"临时加课"通知,若2小时内未确认就会影响星级评分。更荒诞的是,部分AI监课系统会因教师眨眼频率下降而自动扣减绩效分,这种反人性的技术应用正在制造教育界的"赛博奴工"。

行业集体沉默暴露的制度缺失

事件发酵一周后,除涉事企业发布130字声明外,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保持惊人沉默。对比日本文部科学省明确规定"在线教师每日授课不得超过6小时"的硬性标准,我国目前仅对线下培训机构有监管要求。劳动法专家指出,在线教师往往同时受《劳动合同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约束,却在具体权益保障上沦为"两不管"地带。这种制度空白使得"拿命换钱"成为行业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