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铁塔年业绩报告:营收增长背后的战略布局

2628png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国的当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神经中枢"。然而,随着5G网络深度覆盖和"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如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成为困扰通信行业的核心痛点。安徽铁塔近日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密码?

共享模式创新破解5G建设高成本困局

面对5G基站功耗高、密度大的行业共性难题,安徽铁塔通过"三共享"(塔址共享、电力共享、传输共享)模式将资源利用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报告显示,2023年新建站址共享率从2019年的14.3%跃升至82.6%,相当于少建铁塔1.2万座,节约行业投资超20亿元。在合肥滨湖新区,通过"一塔多用"方案,单个智慧塔杆同时承载5G微站、环境监测、智能照明等8类设备,使市政设施建设成本下降37%。这种"社会塔"变"通信塔"的改造思路,正在全省128个智慧园区复制推广。

能源服务转型构建绿色发展新引擎

业绩报告中的新能源业务板块格外亮眼,全年充换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安徽铁塔将通信基站的电力保障能力延伸至社会民生领域,已在全省建成智能换电柜3280个,每天为3.6万名外卖骑手提供不间断换电服务。在皖南山区,依托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不仅实现基站用电自给自足,还将富余电力反哺电网。这种"通信塔+光伏+储能"的微电网模式,使单站年减排量达到12吨标准煤,相关技术已申请17项国家专利。

数字底座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升级

在亳州中药材市场,基于铁塔视联平台搭建的AI溯源系统,实现了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的全流程监管;马钢集团通过铁塔5G专网,使炼钢车间危险区域巡检效率提升400%。年报披露,2023年行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3.8%提升至18.9%,服务客户覆盖应急、环保、农业等12个重点领域。通过将通信基础设施升级为"数字底座",安徽铁塔正在打开产业互联网的万亿级市场空间。

从单纯的基站建设者蜕变为数字经济的使能者,安徽铁塔的转型轨迹折射出通信基础设施运营商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逻辑。其通过共享降低社会总成本、通过能源服务创造新价值、通过数字赋能激活传统产业的"三步走"战略,或许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