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开播首日收视破纪录,网友:还是原来的味道

4148png

在综艺市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观众对"综N代"的审美疲劳已成为行业痛点。据《2023综艺市场白皮书》显示,老牌综艺收视率平均下滑23%,创新乏力让制作方陷入"改版怕丢观众、守旧被骂敷衍"的两难境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26日《奔跑吧13》首播即创下CSM全国网收视率2.89%的佳绩,打破近三年户外综艺开播纪录,相关话题阅读量半天突破18亿,这场"国民综艺"的回归盛宴,意外撕开了市场疲软的缺口。

七年IP如何打破综N代魔咒

从2014年引进韩国模式至今,《奔跑吧》系列历经成员更迭、模式调整等多次转型。本季节目组采用"经典游戏+地域文化"的混搭配方,首期杭州亚运主题中,传统指压板环节与宋韵点茶技艺碰撞,既保留"痛苦面具"的搞笑名场面,又通过AR技术呈现钱塘江潮汐实景。这种"80%熟悉感+20%新鲜感"的内容配比,恰好击中观众既想怀旧又求新意的微妙心理。

流量艺人与传统综艺的化学反应

范丞丞、张婧仪等新生代的加入引发开播前争议,但首期节目用事实证明:流量不等于花瓶。在"亚运知识问答"环节,范丞丞主动要求"用脸接球"换取答题机会,这种放下偶像包袱的综艺感,与李晨"大黑牛"的莽撞人设形成戏剧反差。数据显示,该片段成为抖音单条播放量破6000万的高光时刻,年轻观众占比同比上季提升17%。

户外综艺的工业化制作新标杆

区别于棚内综艺的固定机位,本季启用32个移动机位+6台无人机组成的"蜂群拍摄系统"。在"水上浮板大战"环节,通过水下摄影机捕捉到郑恺落水时头发竖起的慢镜头,这种电影级视效引发网友"综艺拍出大片感"的热议。总导演姚译添在幕后采访中透露,单期素材量达120T,是常规综艺的3倍,这种技术升级让"笑点密度"提升40%。

社交货币属性引爆二创热潮

开播当晚,"白鹿被吓出表情包"等18个话题花式霸榜热搜。值得关注的是,节目组主动释放的未播花絮达23条,配合B站UP主发起的"奔跑吧考古大赛",形成官方内容与民间二创的共振效应。某MCN机构数据显示,首期衍生短视频播放量累计破12亿,其中"Angelababy说方言烫嘴"的鬼畜视频单周增粉超50万,证明经典IP仍是最强流量池。

国民综艺的文化担当新诠释

当游戏环节融入良渚玉琮纹样解密,当撕名牌变成非遗油纸伞制作比拼,这档曾被视为纯娱乐的节目正悄然转型。中国传媒大学专家指出:"用轻综艺承载重文化,比说教式纪录片更易触达年轻群体。"首期节目中"杭州亚运场馆"的探访片段,被浙江文旅部门转发后带动同款旅游线路搜索量激增210%,展现文娱产品的跨界影响力。

从收视数据到社交讨论,《奔跑吧13》的开局胜利或许能给行业带来启示:老牌综艺的破局关键,不在于颠覆式的改头换面,而在于对"用户情感账户"的精准存取。当熟悉的开场音乐响起时,镜头里既有新成员带来的未知惊喜,也有老成员互怼的会心一笑——这种"熟悉的陌生感",恰是综N代穿越周期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