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老人抱病到银行取钱后去世,家属控诉银行服务不到位

5175png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银行服务适老化问题日益凸显。不少老年人因不熟悉智能设备操作、行动不便等原因,在办理金融业务时面临诸多困难。近日,一则"老人抱病到银行取钱后去世"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属控诉银行服务不到位,再次将金融机构的适老化服务推上风口浪尖。

八旬老人艰难取钱过程引热议

据媒体报道,事发当天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因身体不适急需用钱,独自前往银行网点办理取款业务。监控视频显示,老人从进入银行到完成业务办理耗时近40分钟,期间多次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家属反映,老人回家后病情加重,当晚不幸离世。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分享自家老人办理银行业务时遇到的类似困境。

银行服务适老化改造进展缓慢

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金融机构完善适老化服务,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记者走访发现,部分银行网点虽然设置了爱心窗口,但经常处于关闭状态;智能设备适老化改造流于形式,字体放大功能形同虚设;工作人员对老年人业务办理缺乏耐心指导。某股份制银行客服坦言:"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线上业务和年轻客群上,老年客户服务确实存在短板。"

金融服务温度与效率如何平衡

这起事件折射出银行业面临的深层矛盾: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如何兼顾服务效率与人文关怀。一方面,银行需要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体现着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专家建议,银行应该建立弹性服务机制,为老年、病患等特殊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培训,让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真正惠及所有人群。

这起悲剧事件给整个金融行业敲响警钟。随着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8亿,银行业必须加快完善适老化服务体系,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守住服务的温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毕竟,金融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特别是要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