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旋挖桩机倾倒事件引发关注,官方通报给出明确说法

804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旋挖桩机作为基础施工的重要设备,在各类工程项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设备安全问题却频频引发社会关注,特别是近日珠海发生的旋挖桩机倾倒事故,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对工地安全管理的热议。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施工环节的潜在风险,更折射出当前建筑行业在设备操作规范、现场监管等方面的痛点。当巨型设备在闹市区突然倾斜,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安全隐患究竟该如何杜绝?

旋挖桩机倾倒瞬间视频引热议

事故现场视频显示,一台高达20余米的旋挖桩机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失去平衡,向一侧缓慢倾斜,最终轰然倒地。值得庆幸的是,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惊险的画面已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数百万点击量。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后怕:"这要是倒在居民区后果不堪设想""每天路过工地都提心吊胆"。视频中清晰可见,设备倾倒时周边未设置足够的安全警戒区域,这为事件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官方通报揭示事故直接原因

珠海市住建局在事发48小时内发布详细通报指出,经初步调查,事故系因设备支腿未完全伸展到位导致重心失衡。通报特别强调,操作人员未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作业前检查、运行中检查、交接班检查),且现场安全员擅离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涉事设备最近一次年检已过期两个月,暴露出施工单位在设备维护管理上的重大疏漏。目前涉事工地已被责令全面停工整改。

行业安全标准执行现状调查

记者走访珠三角多家建筑工地发现,旋挖桩机操作证"人证不符"现象并不罕见。某项目负责人透露:"熟练操作员日薪高达800元,有些工地为省钱会让普通工人顶班。"同时,部分企业对《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执行流于形式,安全交底记录存在代签现象。专家指出,当前JGJ33-2012标准对设备支腿稳定系数要求明确,但现场监管乏力导致标准难以落地。

智能监控系统或成破局关键

在深圳某示范工地,物联网技术正为设备安全带来革新。通过安装在旋挖桩机上的倾角传感器和5G传输模块,设备姿态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一旦倾斜度超过阈值就会自动报警并切断动力。该系统还能识别操作员指纹,杜绝无证上岗。珠海市住建局表示,将考虑把此类智能监控纳入明年安全生产强制标准,同时建立设备"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