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干部培训期间违规吃喝被查,纪律审查再升级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干部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近期,全国多地通报了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引发舆论广泛讨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10名干部培训期间违规吃喝被查的消息再次引发热议,反映出纪律审查正在持续升级,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培训期间顶风违纪触碰纪律红线
此次被查处的10名河南干部,均是在参加培训期间违规组织、参与吃喝。培训本应是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机会,却成为少数人违规吃喝的"避风港"。他们或借培训之名相互宴请,或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严重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公款,更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违纪行为发生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充分暴露出少数干部纪律意识淡漠、心存侥幸的心理。
隐蔽场所吃喝暴露新型违纪手段
随着纪律审查力度加大,一些违规吃喝行为开始向隐蔽场所转移。此次河南查处的案例中,就有干部将吃喝地点选在培训基地附近的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企图规避监督。这种"不吃公款吃老板""不进酒店进会所"的新型违纪手段,反映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变异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明察暗访、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精准识别这些隐形变异问题,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不会减弱的坚定决心。
一案双查彰显责任追究力度
在此次事件处理中,当地纪委监委不仅对参与违规吃喝的干部进行了严肃查处,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体现了"一案双查"的严格要求。这种处理方式释放出明确信号:既要查处直接违纪者,也要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培训主办单位负责人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警示各级党组织必须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常态化监督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河南此次查处培训期间违规吃喝问题,是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创新监督方式,通过专项检查、交叉互查、大数据监督等手段,让违规吃喝无所遁形。同时,通过完善制度规定,细化负面清单,为党员干部划出行为红线。这种"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的做法,正在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