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通报克里西低俗言论事件 律师:已涉嫌违法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内容监管问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从低俗表演到不当言论,部分创作者为博眼球不断突破底线,不仅污染网络环境,更对青少年群体造成不良影响。就在近日,抖音官方通报处置网红"克里西"低俗言论事件,再次将平台内容治理推向舆论风口。北京某律师事务所专家指出,此类行为已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平台方与创作者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低俗内容为何屡禁不止
在流量至上的短视频生态中,部分创作者为快速涨粉不惜打擦边球。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主要短视频平台共处置违规账号超200万个,其中低俗类内容占比高达37%。这类内容往往利用人性弱点,通过性暗示、粗鄙语言等获取短期流量,但长期来看严重破坏平台生态。克里西事件中,当事人使用露骨言辞讨论敏感话题,正是典型的内容异化现象。
平台审核机制存在哪些漏洞
尽管各平台都建立了AI审核系统,但低俗内容仍能通过谐音、隐喻等方式规避检测。此次事件中,克里西的言论持续传播超过48小时才被处理,暴露出人工复审响应滞后的问题。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主流平台的AI识别准确率约为85%,对于新兴网络用语的反应存在1-3天的技术延迟,这给违规内容留下了传播窗口。
法律红线究竟在哪里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禁止制作传播"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涉事主播的言论已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关于公然侮辱他人的规定,最高可处10日拘留。更严重的是,若内容涉及淫秽物品,还可能触犯《刑法》第364条,面临刑事处罚。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张律师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创作者都应守住法律底线。
用户举报为何效果有限
虽然平台都设有举报通道,但用户反馈的实际处理率不足60%。调查显示,超过43%的用户遭遇过"举报后无反馈"的情况。这主要由于平台运营人力有限,日均需处理数百万条举报信息。在克里西事件中,有用户反映其早前发布的类似内容曾被多次举报,但直到引发舆论关注才被处理,反映出举报机制存在响应优先级失衡的问题。
行业治理需要多方合力
有效净化网络环境需要构建"技术+人工+司法"的三维防线。抖音在通报中表示将升级语义识别算法,重点监控变体违规表达。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近期也发文要求平台建立创作者信用积分制度。专家建议,应建立跨平台的黑名单共享机制,同时加大违法案例的公示力度,形成法律震慑。只有平台、用户、监管机构协同发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低俗内容的滋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