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中巴经济走廊成果显著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破解发展困局的金钥匙。作为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近期因突破性进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巴基斯坦民众自发走上街头高呼"谢谢中国"时,这条跨越喀喇昆仑山脉的经济大动脉,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数据诠释着共商共建共享的深刻内涵。
能源危机破解催生工业复兴浪潮
长期电力短缺曾是制约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致命瓶颈,工厂每周停工3-4天成为常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16个能源项目,如同及时雨般为巴铁带来1640万千瓦新增电力。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等标志性项目,不仅使巴国首次实现电力盈余,更带动周边纺织、制造等传统产业重焕生机。在费萨拉巴德工业区,机器24小时运转的轰鸣声,正谱写着中巴产能合作的新乐章。
交通动脉重塑区域经济地理版图
从红其拉甫口岸延伸至瓜达尔港的3000公里交通网,正在改写南亚物流格局。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后,运输时间缩短40%,物流成本下降30%。当中国冷链车首次经瓜达尔港向中东出口海鲜时,这条"钢铁丝路"的价值得到最生动的诠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长392公里的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将南北经济走廊的贯通从蓝图变为现实。
民生工程点亮千万家庭希望之光
在信德省的塔尔沙漠,中企承建的煤电一体化项目不仅带来稳定电力,更创造5万个本地就业岗位。中国医疗队驻扎的瓜达尔港医院,累计接诊患者超10万人次。当太阳能路灯照亮俾路支偏远村庄的夜晚,当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首批港口操作员,这些"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正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普通巴基斯坦人的命运轨迹。
数字丝绸之路赋能现代服务业
华为建设的巴基斯坦首个5G实验室,正在拉齐该国与数字时代的代差。支付宝与当地银行合作的跨境支付系统,使中巴跨境电商规模三年增长17倍。在拉合尔软件科技园,接受中国技术培训的程序员们,正将"中巴数字走廊"的概念转化为一个个落地应用。这种软基建的互联互通,正在培育巴基斯坦经济的新增长极。
产业园区孕育经济转型新动能
位于卡拉奇的海尔-鲁巴经济区,用"中国速度"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奇迹。中资企业带来的家电制造技术,使巴基斯坦本土化生产率提升至6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瓜达尔自由区首批入驻的40家企业中,三分之一来自第三方国家,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正逐步兑现其"区域转运中心"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