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富范代娣:从副校长到商业女强人的华丽转身

1536png

在当今中国商界,女性企业家群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但科技与教育跨界转型的成功案例仍属凤毛麟角。据《2023胡润女企业家榜》显示,生物科技领域女性创业者占比不足15%,而拥有教授背景的更是屈指可数。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西安巨子生物创始人范代娣的创业故事显得尤为耀眼——这位曾经的西北大学副校长,如何将实验室里的胶原蛋白研究成果转化为年营收超30亿的商业帝国?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技术突围

2000年,当大多数高校教师还在专注论文发表时,范代娣带领团队攻克了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难题。在西北大学简陋的实验室里,她创造性地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胶原蛋白表达量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这项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让中国在生物材料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正是这种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敏锐眼光,为后来巨子生物的创立埋下了关键伏笔。

象牙塔外的商业觉醒

2013年,已是西北大学副校长的范代娣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辞去行政职务全职创业。当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5%的现状让她意识到,要让技术真正造福社会,必须走出舒适区。她带着8项国家发明专利创立巨子生物,在西安高新区租下800平方米厂房,从科研经费中挤出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这段经历生动诠释了学者型企业家的独特优势——既能把握技术前沿,又敢于在商业浪潮中破局。

胶原蛋白帝国的品牌锻造

当可复美面膜在2019年双十一创下1分钟破亿的销售纪录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爆款背后的技术积淀。范代娣坚持"医研赋能"的差异化路线,与全国20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将重组胶原蛋白应用场景从医疗器械扩展到功能性护肤品。2022年巨子生物港交所上市时,其招股书显示企业拥有85项专利及专利申请,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均值,这种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最终赢得了资本市场认可。

范代娣的转型之路折射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可能性。当科研工作者将论文写在车间里,当教育家把课堂延伸到市场中,这种跨界融合正在重新定义商业创新的内涵。在生物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她的故事或许能为更多寻求成果转化的研究者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