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网港股巨头集体爆发 单日涨幅创年内新高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风起云涌,中概股与港股市场迎来久违的"春天"。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地缘政治缓和等多重利好刺激下,科网港股巨头集体上演"王者归来"戏码。11月15日,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暴涨4.41%,创下年内最大单日涨幅,腾讯、美团、京东等龙头个股涨幅均超5%,让投资者直呼"熟悉的牛市味道回来了"。这一轮爆发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
政策暖风频吹 互联网行业迎来估值修复
自2021年反垄断监管加强以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深度调整。但随着近期政策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市场情绪明显回暖。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被市场解读为互联网行业监管常态化的明确信号。各大投行纷纷上调科网股评级,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板块已进入"可投资周期",估值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外资持续回流 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创纪录
资金面数据显示,外资正在加速回流港股市场。11月以来,通过港股通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突破800亿港元,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控股连续20个交易日获南向资金净买入,累计金额超200亿港元。高盛亚洲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当前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中美关系缓和及中国经济企稳,国际资本正在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
业绩超预期 龙头公司展现强大韧性
最新财报季显示,头部互联网企业展现出惊人的经营韧性。腾讯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净利润大增39%;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0.1%;京东在价格战背景下仍实现净利润79亿元。这些数据有力反驳了"互联网红利消失"的论调,证明头部企业通过降本增效、业务创新依然能够保持高质量增长。富达国际分析师指出,经过两年调整,互联网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盈利能力反而得到提升。
AI赋能新增长 科技巨头打开第二曲线
在基础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AI技术正在为科网巨头创造新的增长极。百度文心一言、腾讯混元大模型等产品陆续面向公众开放,阿里云通义千问2.0版本参数规模达到万亿级。摩根大通测算显示,生成式AI有望在未来3年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带来15%-20%的额外营收增长。美团创始人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特别强调:"我们正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即时配送的路径优化,预计可提升配送效率约10%。"技术创新正在重塑这些企业的增长逻辑。
从政策环境到资金流向,从业绩表现到技术突破,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动着科网港股的价值重估。虽然市场波动仍难避免,但经历深度调整后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正以更健康的姿态重新赢得投资者青睐。正如巴菲特所说,"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而那些坚持创新、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在市场回暖时率先迎来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