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网港股巨头放量急升 市场迎来新一轮科技股热潮

3200png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估值回调后,全球科技行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特别是在港股市场,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科技股近期出现明显放量上涨,腾讯、美团等龙头企业单日涨幅超过5%,成交量激增300%以上,引发市场对新一轮科技股热潮的讨论。这波行情是否意味着科技板块已经完成筑底?哪些细分领域最具爆发潜力?

流动性改善预期推动资金回流科技板块

近期美联储释放的鸽派信号成为市场风向转变的关键催化剂。根据CME利率期货数据显示,市场预计2024年二季度可能开启降息周期,这直接缓解了成长股估值压力。南向资金连续15个交易日净流入港股科技板块,累计规模超200亿港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达65%,显示专业资金正在重新配置科技资产。多位分析师指出,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仍低于历史均值15%,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AI商业化落地加速提振市场信心

科技巨头的AI变现能力成为本轮行情的重要支撑点。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接入50余个业务场景,带动云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5%;百度文心一言企业版签约客户突破2万家,预计贡献年收入超3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AI应用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实质创收期,美团无人机配送订单量单月突破10万单,京东智能客服处理量占比达45%。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进展,正在重构投资者对科技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

政策环境优化释放行业发展空间

监管政策的明朗化为科技股反弹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期《数字经济促进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游戏版号发放已恢复常态化,8月共发放89个版号创年内新高。更关键的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推进,上海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额突破10亿元。这些政策信号有效缓解了市场对行业监管的担忧,为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

中概股回流趋势强化港股科技属性

二次上市浪潮正在深刻改变港股市场结构。截至目前,已有28家中概股完成港股双重主要上市,合计市值占恒生指数权重提升至18%。这些回流企业不仅带来优质科技资产,更引入了日均超50亿港元的流动性。港交所数据显示,科技板块交易额占比从2021年的23%升至当前的35%,市场深度和活跃度显著提升。这种结构性变化使港股科技板块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细分赛道龙头展现差异化增长潜力

在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各细分领域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订单同比增长120%,反映国产替代加速;跨境电商SHEIN上半年GMV突破160亿美元,同比增长50%;智能驾驶领域,小鹏汽车城市NGP功能覆盖城市增至50个。这些高增长赛道正在孕育新的投资机会,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基金经理对垂直领域科技龙头的配置意愿达到近两年高点。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科技股行情并非简单反弹,而是基于基本面改善的估值重估。随着AI赋能效应持续显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击。不过投资者也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重点关注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和技术壁垒等核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