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七旬大爷散步遭遇医美推销 被强制消费割眼袋手术

7459png

近年来,医美行业乱象频发,从"美容贷"陷阱到"免费体验"套路,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屡见报端。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法商家将目标瞄准了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人群体。最近,一则"七旬大爷散步遭遇医美推销,被强制消费割眼袋手术"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再次将医美行业营销乱象推向风口浪尖。

医美推销盯上老年人 强买强卖何时休

据报道,这位七旬老人在公园散步时,被自称"专业医美顾问"的推销人员拦住,以"免费皮肤检测"为诱饵,将老人带至附近美容机构。在长达三小时的"洗脑式"推销后,老人被迫刷卡支付了上万元进行眼袋手术。类似案例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一些医美机构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会销",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容易轻信他人的特点进行诱导消费。

"免费体验"背后暗藏消费陷阱

调查发现,这类强制消费往往始于所谓的"免费项目"。推销人员常以"免费检测""专家义诊"等名义吸引老年人,随后通过夸大衰老症状、制造容貌焦虑等手段施压。更有甚者,在未经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操作,等消费者发现时已经"被消费"。这种营销手段不仅涉嫌虚假宣传,更可能构成强制交易,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老年人医美维权面临多重困境

由于老年人普遍对医美项目了解有限,加上部分机构刻意隐瞒风险,导致术后维权困难重重。一方面,老年人往往难以提供完整的证据链;另一方面,一些机构使用格式合同规避责任,或在收费时故意模糊项目明细。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老年人因害怕子女责备,选择隐忍不报,使得这类侵权行为更加隐蔽。

规范医美市场需多方合力

要遏制此类乱象,需要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对存在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的机构从严处罚。同时,社区应加强针对老年人的防诈骗宣传,子女也要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动态。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务必查看机构资质,索要正规发票,并保留完整证据。只有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才能有效净化医美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