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半个玉米扣蛋挞引争议,消费者:价格离谱到难以置信

2221png

近年来,"天价食品"频频登上热搜,从68元的雪糕到128元的吐司,消费者对离谱定价的容忍度正在被不断挑战。当"消费升级"遇上"价格刺客",一场关于食品定价合理性的全民讨论正在社交媒体发酵。最新引发争议的是某网红店推出的"50元半个玉米扣蛋挞",这款将玉米芯挖空填入蛋挞液的甜品,让不少消费者直呼"价格离谱到难以置信",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2亿次。

玉米芯+蛋挞液的组合为何能标价50元

这款争议产品将甜玉米横向剖开,挖空部分玉米粒后注入蛋挞液烘烤。店家宣称使用"日本进口牛奶"和"无菌鸡蛋",玉米则标注为"有机种植"。但食品行业专家指出,单从原料成本计算,即便使用高端食材,半个玉米和蛋挞液的成本也很难超过15元。更让消费者困惑的是,同类产品在其他烘焙店售价普遍在20-30元区间,50元的定价明显高出行业标准。

网红经济下的食品定价逻辑

在探店博主们的镜头里,这款产品被冠以"分子料理""创意甜品"等标签。观察发现,该店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装修风格极具"ins风",产品包装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业内人士分析,这类店铺通常将30%以上的成本用于营销和场景打造,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形成溢价空间。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现在打造爆款食品,颜值经济和故事营销比食材本身更重要。"

消费者维权群里的定价争议

在某消费者维权平台,关于该产品的投诉集中在"价格欺诈"和"分量不符"。有消费者晒出实物照片显示,所谓的"半个玉米"实际可用部分不足整根玉米的三分之一。法律人士指出,根据《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但如何界定"天价食品"的合法性仍存在监管空白。值得注意的是,超过80%的投诉者表示"购买是受小红书/抖音推荐影响"。

餐饮行业的价格内卷现象

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甜品品类平均客单价同比上涨23%,但销量下降11%。这种"越贵越买"的畸形消费现象,正在引发行业深度反思。某连锁烘焙品牌研发总监坦言:"现在新品研发首先考虑的不是口味创新,而是能不能制造社交话题。"这种趋势导致部分商家陷入"定价竞赛",用猎奇造型和概念包装掩盖产品力不足的缺陷。

年轻消费者的矛盾消费观

在微博发起的投票中,18-25岁群体对高价食品的接受度最高,但同时抱怨"吃不起"的也是这个群体。心理学专家分析,Z世代存在"炫耀性消费"和"实用主义"并行的矛盾心理:既愿意为社交货币买单,又渴望获得实质性的性价比。这种分裂的消费心态,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商家"看人下菜碟"的定价策略,形成"网红店收割年轻人"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