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汇金公司稳市操作背后:政策底已现?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投资者信心跌至冰点,千股跌停的惨烈景象让无数散户夜不能寐。就在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之际,中央汇金公司突然宣布增持ETF,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这波操作究竟是昙花一现的救市表演,还是意味着A股真正的政策底已经到来?
国家队入场释放何种信号
中央汇金作为"国家队"主力,其增持行为历来被视为政策风向标。此次出手时点选择在沪指跌破2800点关键心理关口之际,精准踩在市场情绪崩溃的临界点。历史数据显示,汇金前五次增持后三个月内,上证指数平均涨幅达12.5%。但此次不同的是,汇金首次明确表示将持续增持,这种"无限子弹"式的承诺,正在重塑市场对政策底的认知框架。
市场底与政策底的时空错位
资深投资者都清楚,政策底往往领先市场底1-2个月出现。2015年股灾时,政策底出现在7月初,而真正的市场底直到8月底才形成。当前市场面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地缘政治风险等复杂变量,使得这次筑底过程可能更加曲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汇金增持ETF而非直接买入银行股,这种市场化操作方式,反映出救市策略正在从"行政干预"向"市场引导"转变。
增量资金能否扭转市场预期
尽管汇金增持规模尚未披露,但参考历史数据,单次操作通常在百亿级别。这个量级相对于日均成交近万亿的A股市场可谓杯水车薪。真正的意义在于激活市场自我修复机制,就像2018年纾困基金撬动数千亿社会资金一样。目前两融余额已降至1.5万亿的年内低点,说明市场杠杆风险充分释放,为增量资金入场创造了绝佳时机。
机构与散户的认知鸿沟如何弥合
龙虎榜数据显示,在汇金增持当日,机构席位净买入金额创三个月新高,而散户却在恐慌抛售。这种典型的行为金融学现象,反映出普通投资者对政策信号的理解存在严重滞后。专业机构更关注PMI回升、社融改善等先行指标,而散户往往被短期波动蒙蔽双眼。当前A股破净率已达11.3%,接近历史极值,这种认知差可能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当市场陷入非理性下跌时,政策干预就像黑暗中的火把,虽然不能立即驱散所有黑暗,但至少指明了方向。从股权质押风险化解到上市公司回购新规,一套组合拳正在逐步构筑安全垫。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应该思考的不是底在何处,而是如何在市场情绪冰点时保持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