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辟谣九龙坡酱油厂爆炸,提醒市民警惕网络不实信息

1350png

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条未经核实的网络传言都可能引发社会恐慌。近日,重庆九龙坡区"酱油厂爆炸"的谣言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导致当地居民恐慌性囤货、企业商誉受损。这起事件再次暴露出网络谣言的巨大危害——据《中国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共处置食品卫生类谣言超12万条,其中67%通过短视频平台扩散。当虚假信息裹挟着逼真的现场视频和煽动性文字,普通网民该如何辨别真伪?

九龙坡酱油厂爆炸谣言始末

5月18日晚,数段标注"重庆九龙坡某酱油厂爆炸"的视频在抖音、微信群流传。画面中浓烟滚滚,配文称"化学品泄漏污染酱油产品"。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真实情况是某食品公司蒸汽管道故障,未涉及爆炸及酱油生产环节。重庆市网信办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合@重庆发布等政务账号在2小时内完成辟谣。值得注意的是,造谣者刻意截取2021年外地工厂火灾视频进行二次剪辑,这种移花接木式造谣手法近期在多起事件中出现。

网络谣言的三大传播特征

通过对近三年300起食品类谣言的案例分析,发现谣言传播呈现明显规律性:首先在传播渠道上,78%的谣言首发于短视频平台,借助算法推荐形成裂变式传播;其次在内容形态上,62%搭配了经过剪辑的"现场视频",其中35%直接盗用其他事故画面;最后在传播节点上,重大节假日前后是谣言高发期,本次酱油厂谣言就出现在618购物节前夕。网信部门监测显示,这类谣言往往打着"紧急通知""内部消息"的旗号,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天然焦虑快速扩散。

识破食品谣言的实用技巧

面对疑似食品安全谣言,市民可通过"三查法"快速验证:查来源,正规新闻机构发布的信息会标注记者署名和信源;查时间,将网传视频截图在百度识图搜索,往往能发现多年前的旧闻素材;查通报,通过国务院客户端"谣言粉碎机"或当地网信办官网核对。以本次事件为例,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在谣言出现1小时后就通过"重庆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澄清声明。专家建议,遇到突发性消息时不妨等待"权威信源时间差",通常官方核查通报会在2-4小时内发布。

随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深入实施,各地网信办已建立谣言联合惩戒机制。仅2023年前五月,重庆就依法处置造谣账号137个,其中27个账号被永久封禁。市民若发现疑似谣言,可通过12377网络举报平台一键提交证据,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