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高富帅直播求打赏新骗局 央视提醒:这些套路要当心

876png

近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打赏经济"已成为互联网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在这片繁荣背后,却暗藏着不少灰色地带。据央视最新报道,一种新型"假高富帅直播求打赏"骗局正在各大平台蔓延,不少用户尤其是女性观众深受其害。这些主播通过精心设计的人设和话术,诱导观众不断充值打赏,最终卷款消失。这种新型网络诈骗不仅损害了用户利益,更破坏了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人设包装:从"普通素人"到"完美高富帅"的华丽变身

这些诈骗主播往往会在开播前进行周密的人设包装。他们通过盗用网络图片、视频素材,将自己打造成事业有成的"高富帅"形象。直播间背景常设置为豪车、豪宅或高档场所,配合精心设计的台词和肢体语言,让观众产生"遇见真命天子"的错觉。更令人防不胜防的是,部分诈骗团伙会雇佣专业编剧团队,为主播量身定制"富二代创业""海归精英"等剧本,使骗局更具迷惑性。

情感操控:从嘘寒问暖到PUA话术的心理陷阱

当观众进入直播间后,主播会运用一系列心理操控手段。初期表现为无微不至的关怀,记住每个打赏用户的个人信息,制造"专属宠爱"的假象。随着关系深入,话术逐渐升级为情感绑架:"今天PK输了很没面子""就差你一个礼物就能上榜"。部分主播甚至会使用PUA技巧,通过忽冷忽热的态度操控观众情绪,让受害者陷入"越付出越不甘心"的恶性循环。央视调查发现,有受害者短短一个月就打赏超过10万元。

金蝉脱壳:从"暂时停播"到彻底消失的诈骗闭环

当打赏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或引起平台注意时,这些主播会立即启动"消失程序"。常见套路包括谎称"家人生病需要照顾""公司临时出差"等理由暂时停播,随后彻底注销账号。由于直播平台账号注册门槛低,诈骗分子往往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即便用户报警也难以追查。更狡猾的是,部分团伙会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在同一平台不断更换马甲账号行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直播诈骗,专家建议用户保持理性消费观念,切勿轻信网络上的"完美人设"。平台方也应加强实名认证和资金流向监管,建立更完善的主播信用体系。只有多方合力,才能净化网络直播环境,让"打赏经济"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