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遗址发现成堆烧烤迹象,专家:或改写人类用火历史

523png

人类对火的使用历史一直是考古学界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非洲发现的距今约100万年的用火证据被视作人类掌握火种的起点。然而,随着全球考古发现的不断推进,这一认知正面临挑战。近日,四川某遗址出土的成堆烧烤痕迹引发学界震动,这些保存完好的用火遗迹可能将改写人类文明发展的时间线,也为"东方人类何时掌握火"这一世纪谜题带来新的突破口。

烧烤遗迹揭示古人类饮食革命

在四川发现的这处遗址中,考古人员清理出明显的分层堆积烧烤区,炭化物与动物骨骼呈现出规律性分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颖指出:"这些不是零星的火塘,而是经过精心规划的食物加工区,骨骼上的切割痕迹与炭化程度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系统的肉类烤制技术。"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区域还发现了疑似植物块茎的炭化残留,暗示当时可能已出现荤素搭配的饮食方式。

测年技术颠覆传统认知框架

运用最新的光释光测年法,研究团队确认这些烧烤痕迹距今约120万年,比周口店北京猿人用火证据提前了40万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表示:"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关键,它恰好处于人类从生食转向熟食的关键过渡期。"遗址中同时出土的石器工具显示,当时的古人类可能已经懂得利用火焰改进工具制作工艺,这种技术传播的速度远超学界预期。

地理分布重绘文明传播路径

该遗址位于北纬30度附近的四川盆地,这一地理位置对传统"非洲单一起源说"提出挑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立新分析:"结合近年来华南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东亚可能存在独立的文明演化路径。"遗址所处河谷地带发现了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表明古人类在此持续居住了数万年,这种稳定性为研究火种保存技术提供了珍贵样本。更值得注意的是,烧烤区与居住区的明确分区,反映出当时已形成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态。

随着分子考古学等新技术的应用,这些炭化遗迹中可能还隐藏着更多秘密。目前,国际考古学界已组成联合研究团队,将对遗址土壤微结构、残留脂质等进行更精细分析。这场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讨论,正在四川的古老地层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