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小镇售票员用B验票事件曝光,网友直呼太离谱!
近年来,随着电子票务系统的普及,验票环节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就在人们以为传统人工验票方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某小镇售票员用B验票的奇葩操作却突然冲上热搜。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土法验票"方式,不仅暴露了基层票务管理的混乱,更折射出数字化进程中令人担忧的执行断层。当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评论区瞬间被"离大谱"的惊呼淹没。
售票员手持字母B纸板验票引争议
现场视频显示,该售票员手持一张写有字母"B"的白色纸板,要求乘客将手机电子票二维码对准纸板"扫描"。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持续了整整三小时,期间竟无人提出异议。后经调查,该售票员误将公司培训时提到的"B类检票设备"理解为字母B,而所谓的"验票"过程完全形同虚设。更荒诞的是,当有乘客二维码扫描失败时,售票员还会手动旋转纸板角度,声称"换个信号好的方向"。
基层数字化培训暴露严重形式主义
事件发酵后,当地交通局承认涉事员工仅接受过2小时电子票务培训。培训材料显示,PPT中确实有"请使用B类设备验票"的表述,但既未展示实物图片,也未进行实操演练。记者调查发现,该镇去年采购的15台验票终端至今仍有9台未拆封,堆放在仓库与扫把拖把为伍。这种"重采购轻使用"的现象并非个例,某平台数据显示,县域公共交通系统的电子设备闲置率高达43%,多数基层员工仍依赖原始人工登记方式。
魔幻验票背后的代际数字鸿沟
深入采访发现,涉事售票员王某现年56岁,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其同事透露:"老王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每次家人视频通话都得找邻居帮忙。"心理学专家指出,该事件本质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危机,全国约有370万基层服务人员面临类似困境。在某个匿名论坛,不少乡镇工作者吐槽:"系统三天两头升级,每次都要记新密码新流程,最后干脆还是用老办法。"这种"系统越智能,操作越原始"的悖论,正在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痛点。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多地已开始排查票务系统培训漏洞。值得注意的是,某科技公司适时推出了"傻瓜式"验票设备,广告语直击痛点:"一个大按钮,培训五分钟上岗"。这场闹剧般的验票事件,或许将成为推动基层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特殊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