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立法禁止民众养老虎熊当宠物,违者最高可判几年?

4317png

俄罗斯为何突然对"猛宠族"下重手?

近年来,全球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老虎、棕熊等猛兽与人类亲密互动的视频,这种危险与萌态并存的画面刺激着越来越多人尝试饲养异宠。俄罗斯作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国家,私人豢养猛兽的情况尤为突出。据俄官方统计,仅2022年就有超过500起猛兽伤人事件,其中83%发生在私人饲养环境中。专家指出,这类"猛宠热"不仅威胁公共安全,更导致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激增,西伯利亚虎幼崽在黑市价格已飙升至15万美元。

新法案具体禁止哪些行为?

俄罗斯国家杜马最新通过的《危险动物饲养禁令》明确规定,禁止个人饲养包括所有大型猫科动物(虎、狮、豹等)、熊科动物、大型蟒蛇在内的38类危险物种。法案特别强调,即便是从幼崽开始驯养也属违法,现有饲养者必须在6个月内将动物移交至专业机构。值得注意的是,马戏团、动物园等持证机构不受此限,但必须每季度接受安全审查。法案起草人阿尔乔姆·普罗科皮耶夫表示:"这不是剥夺爱好自由,而是对生命负责的最低底线。"

违规者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

根据法案细则,违法饲养者将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不同处罚:单纯饲养行为面临30万卢布(约合2.4万元人民币)罚款;若造成财产损失,刑期升至1年;导致人员受伤的,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若致人死亡,刑期将突破5年。执法部门还被授予"强制收缴权",无需法院判决即可先行控制危险动物。莫斯科地方法院近期判例显示,一名网红博主因放任成年棕熊进入居民区,已被判处2年实刑并罚款50万卢布。

猛兽收缴后如何安置?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同步启动了"方舟计划",在远东、高加索等地区新建7个专业收容中心。这些中心配备恒温兽舍、模拟自然环境的运动场及专业兽医团队,首批已接收83只收缴动物。令人担忧的是,约40%收缴动物存在行为异常,包括刻板踱步、过度肥胖等问题。生态学家玛丽娜·库兹涅佐娃指出:"很多动物已丧失野外生存能力,可能需要终身人工饲养。"部分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正通过国际组织协调转运至原产地保护区。

全球异宠管理呈现怎样趋势?

俄罗斯的立法并非个例,美国已有21个州禁止饲养大型食肉动物,德国则要求所有危险宠物主人必须通过专业考核并购买高额保险。中国2020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个人饲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550万只野生动物被作为宠物交易,其中76%活不过一年。这种趋势促使更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异宠自由"的边界,在动物福利与公共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