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女儿小咘芽商标遭抢注 明星子女姓名权保护引热议

4999png

近年来,明星子女姓名遭抢注商标事件频发,从黄磊女儿"黄多多"到杨幂女儿"小糯米",再到近日张杰谢娜女儿"小咘芽"被多家公司抢注商标,这一现象持续引发社会热议。随着《民法典》对姓名权保护的强化,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3年就有超过200例明星相关名称商标抢注申请,其中近三成涉及明星子女姓名,暴露出知识产权保护与名人隐私权之间的法律灰色地带。

商标抢注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专业商标抢注机构通过监测明星动态,往往在明星子女姓名曝光后48小时内提交注册申请。这些机构以2000元左右的注册成本,转手便能以数万至数十万元价格向明星团队兜售。更有甚者将抢注商标用于母婴用品、童装等关联领域,利用明星家庭影响力牟利。数据显示,某抢注公司累计提交了127件明星关联商标,形成完整的投机产业链。

法律漏洞下的维权困境

尽管《商标法》第32条明确规定不得损害他人现有在先权利,但实践中需明星方主动提出异议。未成年人姓名权保护存在三大难点:举证姓名知名度困难、异议程序耗时12-18个月、跨国抢注难以追溯。如某公司抢注"小咘芽"商标类别涵盖婴儿尿布到电子游戏,明星团队需要逐类提出异议,维权成本极高。

明星家庭的防御性注册策略

为防止姓名被滥用,越来越多明星采取"防御性注册"。吴京早在2018年就将儿子"吴所谓"注册45类全类别商标;黄磊团队则对"多多人儿"进行跨国商标布局。但这种做法引发新的争议:普通姓名被明星垄断是否构成资源浪费?数据显示,明星防御性注册的商标中,实际使用率不足5%,大量成为"僵尸商标"。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推进

2023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禁止违法使用未成年人姓名牟利"。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近期判决的"小海绵"商标无效案确立新判例:只要证明姓名与未成年人存在对应关系,即可主张权利。专家建议建立"名人姓名数据库"与商标注册系统联动审核,从源头遏制恶意注册。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边界探讨

事件引发对明星子女隐私保护的深度思考。部分网友认为明星主动曝光子女姓名应承担被抢注风险;而法律界人士指出,无论是否自愿公开,姓名权都属于基本人格权。法国等国家已立法禁止媒体曝光明星子女正面照,我国是否需要建立"明星家庭隐私特别保护制度"成为热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