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莎回应小楚乔换角事件,坦言曾有遗憾

4409png

近年来,影视行业频繁曝光的换角风波屡屡成为舆论焦点,从资本干预到艺人档期冲突,每一次角色更迭都牵动着剧粉和业界的神经。据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影视剧临时换角事件同比上涨37%,其中古装剧占比高达62%。就在观众热议"选角是否应该尊重原著气质"之际,热播剧《凤行》女二号"小楚乔"的扮演者葛莉莎首次直面换角争议,坦言"看到定妆照流出时确实有过遗憾",这番真诚回应迅速冲上热搜榜首,引发关于影视创作与市场博弈的深度思考。

定妆照风波背后的行业博弈

葛莉莎在采访中透露,原定由其饰演的少年楚乔已完成全部造型测试,紫色劲装与狼牙项链的造型设计获得导演组一致认可。然而在开机前两周,资方突然提出"需要更有观众缘的童星面孔",最终角色花落另一位00后小花。资深制片人林海向媒体分析,这种现象折射出平台方"数据选角"的新趋势——通过AI分析艺人历史剧集的弹幕热词、微指数曲线来预判市场反应,但这种算法往往忽略角色适配度。

演员与角色的双向选择困境

在横店影视基地的采访中,葛莉莎展示了她为角色准备的3万字人物小传,包括对楚乔每个成长阶段的眼神设计。"最难过的是失去与老戏骨对戏的学习机会",她提到的正是剧中与赵丽颖的师徒戏份。这种遗憾并非个案,某选角导演匿名透露,现在70%的剧组在签约时都会附加"可无条件换人"条款,某S级古装剧甚至出现过开机当天临时撤换男主角的极端案例。

观众审美与资本逻辑的角力场

值得注意的是,《凤行》原著粉在社交平台发起的"最适合小楚乔的演员"投票中,葛莉莎以42%得票率居首。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舆情研究所的监测显示,该剧开播后"少年楚乔演技"话题下,27%的观众仍提及葛莉莎的定妆照。这种观众预期与制作方决策的错位,暴露出大数据选角与艺术判断间的鸿沟。某视频平台内容负责人坦言:"我们明知道某些老戏骨更适合角色,但招商会上广告主永远先问流量艺人是谁。"

新生代演员的破局之道

面对行业现实,葛莉莎选择用作品说话。在事件发酵期间,她主动请缨参演话剧《青衣》打磨演技,其饰演的京剧演员月容获得北京人艺前辈称赞。这种"曲线救国"的策略正在成为非流量演员的新选择——通过舞台剧积累口碑,再反哺影视邀约。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李立宏指出:"现在表演系毕业生有意识地构建'舞台+影视+短视频'的立体履历,这是应对行业不确定性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