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香菇木耳不翼而飞 警方破获冒充领导亲戚诈骗案

2487png

近年来,冒充领导、亲友实施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损失。从"我是你领导"到"猜猜我是谁",骗术不断升级,让人防不胜防。近日,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诈骗案引发关注:38箱价值不菲的香菇木耳在运输途中神秘消失,背后竟牵出一个冒充领导亲戚的诈骗团伙。这起案件再次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在商业往来中要提高警惕。

精心设计的"领导亲戚"骗局

案件始于一个自称是某单位领导亲戚的电话。诈骗分子通过事先收集的企业信息,准确说出该单位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以急需采购大量土特产为由,诱骗受害人发货。为增加可信度,他们还伪造了采购合同和转账凭证。当38箱价值近10万元的香菇木耳运抵指定地点后,诈骗分子立即将货物转移,随后失联。这种利用"领导光环"和"人情关系"实施的诈骗,往往让受害人放松警惕。

警方跨省追踪破获案件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和物流信息,发现诈骗团伙在多个省份流窜作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警方最终在广东某地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审讯发现,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收集企业信息,有人冒充领导亲戚,还有人专门负责销赃。他们选择的都是单价高、易转手的土特产,作案手法专业老练。

诈骗手法呈现新特点

与传统电信诈骗不同,这起案件呈现出几个新特点:一是从单纯骗钱升级为骗取实物;二是利用正规物流渠道作案,更具隐蔽性;三是瞄准特定行业,对土特产市场非常了解。诈骗分子还会研究企业的采购流程,针对财务制度漏洞下手。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企业信息非常详尽,包括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大大增加了诈骗成功率。

企业如何防范类似骗局

专家建议,企业在接到自称领导或领导亲戚的采购要求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要建立规范的采购审批流程,避免个人决策;对大宗交易要坚持款到发货原则;同时要保护好企业信息,防止外泄。此外,物流公司也应加强货物验收环节的身份核实,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既展现了警方的办案能力,也为企业防范类似诈骗提供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