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支持率为何暴跌?关税政策成关键因素

8261png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临近,两党角逐日趋白热化。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出现明显下滑,引发政坛震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当下,选民最关心的莫过于钱包缩水问题。而特朗普力推的关税政策,正成为压垮其民意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税政策引发物价全面上涨

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惩罚性关税,导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平均上涨20%。最新数据显示,受关税影响的商品范围已扩大到日常消费品领域,从家电、服装到食品杂货,美国普通家庭每年为此多支出约1300美元。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这种"隐形税收"让中产阶层叫苦不迭。

中小企业遭遇供应链危机

依赖中国零部件的中小制造企业首当其冲。加州电子配件经销商麦克表示:"关税让我们的采购成本飙升30%,但终端产品售价不敢同步调整。"全美独立企业联盟报告指出,约42%的小企业因关税面临生存危机,这些传统共和党票仓正在发生政治转向。

农业州支持率断崖式下跌

曾经力挺特朗普的农业带正在付出惨痛代价。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报复性关税后,出口量暴跌70%。艾奥瓦州农场主联盟主席坦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就是我们的选票风向标。"最新农业州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

制造业回流承诺成空头支票

尽管特朗普承诺"让制造业回家",但实际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实施期间美国制造业岗位仅增长2.3%,远低于预期。更讽刺的是,由于本土生产成本过高,部分企业选择将工厂迁往越南等第三国。俄亥俄州汽车工人汤姆抱怨道:"我们等来的不是工作,而是更贵的汽车零件。"

盟友关税引发外交连锁反应

对欧盟钢铝加征关税的决策持续发酵。德国商会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因欧洲零部件涨价损失超50亿美元。更严重的是,这种"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导致传统盟友在多项国际事务中拒绝配合,削弱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外交学者警告,这种孤立主义倾向正在反噬国内政治。

从超市货架到工厂车间,从农场粮仓到国际贸易舞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大选临近,这些经济账最终都会转化为政治账,成为决定选票流向的关键因素。